第八批國采,90個大品種滿足條件(附名單)
01
90個大品種滿足條件
國采一般選取臨床用量大、市場競爭充分的品種。因此,一致性評價滿3家且未被納入國采的產品此前一直被認為是下一批國采的重點。第七批國采中,觸發門檻調整為過評滿4家,競爭格局不斷被打開。
根據“風云藥談”微信公眾號數據,截至9月23日,已經有90個產品過評滿4家(具體名單見文末“附件”)。
7月18日,第七批國采公布正式中選結果,近兩個月的時間里,大批企業都在積極進行一致性評價工作。
從以往幾批化藥國采的規則來看,全國參與,最多允許10家企業中選,4家及以上企業中選的品種采購周期為3年(1家或2家,1年;3家,2年;4家及以上,3年),4家及以上中選的共享約定采購量的80%(1家中選50%,2家中選60%,3家中選70%)。
過評企業持續增多,競爭加劇。
目前競爭最激烈的是磷酸西格列汀片,競爭格局是“14+1”;米內網數據顯示,從銷售數據來看,磷酸西格列汀片2021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額超過10億元,不過其仍在專利期內,進入國采的可能性較低。
除此之外,一些大品種的過評數已經達到10家以上,例如苯甲酸阿格列汀片、甲硝唑氯化鈉注射液、注射用頭孢噻肟鈉等。
米內網數據顯示,苯甲酸阿格列汀片2020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額約1.5億元,甲硝唑氯化鈉注射液2020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額超過2.8億元。
在大批重磅品種的參與下,每年的國采都成為醫藥人矚目的焦點。
值得注意的是,受專利、產品特征等因素的影響,類似西格列汀片等專利未到期以及口服補液鹽散(III)等“不推薦參比”品種,進入國采的可能性較低。
02
注射劑或仍是國采主力軍
從前七批國采來看,注射劑一直是國采熱門大品種。
米內網數據顯示,目前260多個注射劑已有企業過評/視同過評,其中85個注射劑(70個通用名)已被納入國采。在未納入國采的已過評注射劑中,42個(以通用名計)已滿足4家及以上的競爭條件(26個達5家以上),在2021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合計銷售規模超過600億元。
注射劑作為強烈依靠院內市場的大品種,其院內市場是注射劑的必爭之地,中標與否對企業該品種的銷售額會產生明顯的影響。想要中標,降價也必須跟上,甚至更多。有專家曾在賽柏藍撰文指出,第四、五批國采注射劑平均降幅都在75%以上。
降價的同時,企業做好一致性評價工作的步伐絲毫沒有放緩,進入國采的注射劑數量一直居高不下。
以第五批國采為例,注射劑有30個,占比超50%,涉及金額占第五批國采總金額的70%。國家醫保局回應稱,和此前相比,藥企參與一致性評價積極性明顯加大,通過一致性評價的注射劑也越來越多。
從劑型上看,到第七批國采時,61個品種中包含28個注射劑,注射劑品種占比高達46%。
從本次過評滿4家的品種及企業來看,截至目前,甲硝唑氯化鈉注射液企業競爭數已經達到10家,注射用頭孢噻肟鈉、奧硝唑注射液、依諾肝素鈉注射液企業競爭數均達到8家。
米內網數據顯示,注射用頭孢噻肟鈉、依諾肝素鈉注射液在2021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規模均超過10億元。
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工作仍然不斷推進,注射劑已成為國采的主力軍,后續或將仍是國采的重點對象。
03
時間猜想
先來回顧一下前幾批國采的時間,第五批國采,2021年5月官宣,2021年6月28日中選結果公布,10月全國多地陸續落地集采結果;第六批國采,2021年9月正式啟動,2021年11月30日中選結果正式公布,7月全國各省實現落地。國采報量時間基本間隔在半年左右,一年兩批。
基本下一批次的報量在上一批次執行之前發布,如果仍然延續上述規律,第八批國采開始的時間不會很晚。
不過,業內有人士預計,由于種植牙集采,第八批國采或將推遲。
目前來看,種植牙集采正在快步前進。9月22日,四川省醫保局發布《口腔種植體系統升級聯盟集中帶量采購公告(第1號)》,這意味著,種植牙集采將在全國正式開始。
同時,第七批國采落地在即,多地已經發布最新消息。
例如,藥械集中招標采購中心發布《關于征詢第七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山西省中選品種殘缺規格供應意向的通知》,對山西省中選的3個品種的3個殘缺規格開展價格聯動工作,規定符合要求且有供應意向的企業,應在限定時間內提交相關資料,每個品種的殘缺規格確定1家供應企業。
8月9日,內蒙古自治區采購中心發布《關于做好落實第七批國家集采藥品中選結果準備工作的通知》等。
按照國家聯采辦此前通知,第七批國采中選結果將于2022年11月實施,具體執行日期以各地發布通知為準。
第八批國采何時開始,仍然有待官方通知。不過,從目前已經滿足條件的90個大品種來看,競爭規模不容小覷。
附:綜合過評滿4家的產品(截至9月23日)
(來源:賽柏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