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院內自費藥房關閉
“所有醫用耗材從XX日起,均執行零差價”北京某三甲醫院藥房門口貼著承諾書。
然而,藥品零加成、耗材零差價后,一度顯露出來的現象是,社會零售藥店沿醫院而“居”;有一些醫院甚至領導的親戚或朋友開始接管院內自費藥房,一時間,階段性的產物:院內藥房托管、自費藥房、便民藥房相繼出現,藥企也與醫院合作,將藥店開在了院內。
隨之而來的是,部分醫生指定患者去院內自費藥房拿藥,“為獲客,院邊店也多出現拿著處方拿藥的患者?!?nbsp;
“在當時的新環境下,一些醫院有意將藥品剝離出來,放到院內自費藥房里,院內自費藥房里面不僅有藥品,實際上一些高值醫用耗材也存放在內?!贬t改專家徐毓才向賽柏藍表示。
無獨有偶,據醫藥代表消息,有相關人士反饋,由于多次收到患者對外購用藥的投訴,廣東省衛健委為進一步加強監管,特發布《關于進一步明確醫療機構外購用藥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再次強調外購用藥相關要求。
除了對外購用藥的相關規定,各地也在不斷清理院內自費藥房。一刀切式清理,能否真正解決問題?
01
大批院內自費藥房被清理
院內自費藥房,俗稱院內藥房,是除藥品招標外,藥企同樣非常重視的市場。
有知情人士表示,某省人民醫院,其自費藥房一年銷售額近5億。 但好日子并不長,去年大三甲出現院內自費藥房關閉潮。
2021年4月23日,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正式關閉院內自費藥房;除此之外,不完全統計,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廣州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院內自費藥房也陸續關閉......
有業內人士表示,去年廣東省確實在清理院內自費藥房,并非一時興起,而是一直在做。
徐毓才也表示,“實際上我見到的很多地方好像也沒有了,因為2020年國家明確要求取消院內(自費)藥房,加上這幾年的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嚴厲打擊商業賄賂,多地醫院陸續都關閉了,而且現在院內藥房存在的意義也不大?!?nbsp;
賽柏藍發現,2020年2月,國家衛健委就曾發布《關于印發加強醫療機構藥事管理促進合理用藥的意見的通知》(下稱《通知》)(國衛醫發〔2020〕2號),明確提到禁止醫院開設自費藥房。
《通知》稱,“堅持公立醫療機構藥房的公益性,公立醫療機構不得承包、出租藥房,不得向營利性企業托管藥房、不得以任何形式開設營利性藥房?!?nbsp;
此后,廣東、黑龍江等地相繼跟進。
02
有風險也要開設院內藥房為何?
院內自費藥房除了可能面臨隨時關停,患者的舉報也隨處可見。
去年,四川一患者被醫生指定去院內藥房拿藥,藥品價格高出其他好幾倍,經投訴,醫院承認該院內藥房為第三方藥店;央視新聞報道,患者肺移植術后自費在院內藥房購買的50多萬元藥物,后來發現其實是醫藥目錄內藥物,患者家屬將醫院告上法庭.....
面臨風險,醫院為何還要開設院內自費藥房?
“這是階段性的產物”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徐毓才認為,之前的以藥養醫時代已經過去,“國家醫改提出醫藥分開后,藥品實行零差率,一些醫院陸續出現了院內自費藥房,而且院內藥房的第三方很多情況下都與醫院領導,院長、書記有一些親戚關系?!?nbsp;
“還有的以醫保限制為‘借口’,因為一些院內藥品醫保不能報銷;同時藥占比納入醫院考核,所以院內自費藥房的出現,是多方面因素導致的”。
中國藥店就曾發文表示,醫院不再是處方藥外流的攔路虎,處方實際上已經在外流,但為何藥店老板卻在抱怨“只見樓梯響,不見人下來”,處方到底去哪了?
有業內人士表示,“院內自費藥房就是塊大肥肉,肥水不流外人田”。
然而,除了可能帶來的商業賄賂外,院內自費藥房的存在,到底是否有必要?
廣東一位企業人士向賽柏藍表示,“原來試了不行,又改了”。
關閉院內自費藥房,除了直接切斷相關利益,還有患者用藥以及臨床醫生真實的診療需求問題。
“院內自費藥房與醫院普通藥房,藥品是互補關系。醫院為降低藥占比,就將價格比較高、需要自費的藥品剝離到院內自費藥房?!毙熵共畔蛸惏厮{表示。
除此之外,“一些集采未中標,未能擠入醫保目錄的藥品,也通過一些方式進入院內自費藥房,一個大三甲藥品‘坑位’也就1500個左右,一個蘿卜一個坑,醫?;蚣烧{進來一個,就要相應調出去一個?!?nbsp;
有些藥品確實是患者需要。
03
“一刀切”關閉后問題是否解決?利好了誰?
多地院內自費藥房被關閉后,這種方式,還會以其它形式出現。例如,一些配送公司與醫院合作,建立院內藥店,企業把藥店開在院內。
想要捋順這個問題,也不是一關了之就能解決的。
“醫院為什么要開設院內自費藥房、便民藥房,從醫院的角度來說,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病人,但問題是這里邊到底有沒有什么其他的利益關系很難說?!?nbsp;
“如果取消了,也有很多問題待解決。主要就是目前醫保支付制度改革,藥品集采,再加上醫保目錄,有很多藥品都進入不了醫保目錄,從臨床角度來說,一些藥品醫生和患者也要用”徐毓才向賽柏藍表示。
“很多東西都還沒理順”。
只能說在國家不斷完善集采、醫保目錄、“雙通道”政策下、加上社會專業化藥房,以及專業的藥事服務不斷推進,最終打通“用藥最后一公里”。
(來源:賽柏藍)